直升機飛行員必讀—山區起降的若干問題
來源: 作者: 更新于:2018-4-23 閱讀:
山區起降時,由于高度的原因,空氣密度較小,發動機可用功率和旋翼效率也隨之降低,加上受地形、氣象和凈空等其他條件的限制,難度較大。
著陸場地勘查問題:

著陸前需要就以下內容對著陸場地進行勘察。對場地進行勘察時,根據場地的情況可以采用環形線路、八字線路,也可以采取其他方式。
1、著陸場地區域氣流及氣流的變化情況,必要時可由地面人員利用發煙裝置實施;
2、著陸場地區域其他直升機活動情況、鳥禽活動等凈空情況;
3、著陸場地區域電線、天線、石塊等障礙物情況,地面浮雪、塵土等易被吹起的物質;
4、著陸場地區域兩側地形是否留有足夠的安全余度;
5、著陸場地區域氣壓、溫度、云和霧等氣象要素。
所需功率問題:

要根據著陸場地區域風、地面效應和著陸方式來考慮所需的功率。一般面積3倍于旋翼槳盤的狹長或大斜度場地就能使直升機產生地面效應。大多時候,在著陸場地區域沒有湍流影響的情況下,著陸所需的功率相當于正常懸停時所需的功率。
目測下滑問題:

如果著陸場地位于孤立的山頂,目測下滑著陸時,下滑角判斷會比較困難。這時可以利用下滑線延長線上的某個參照物來保持好下滑角。如圖所示,下滑線延長線上的樹木,當下滑角不變時,樹木靜止不動;下滑角變大時,樹木似乎產生了向上的運動;下滑角變小的時候,樹木似乎產生了向下的運動;同理這個方法也可以用來判斷下滑方向的左右變化。下滑時偏差修正宜早不宜晚。
當下滑過程中遭遇湍流時,下滑線的變化往往很快也很明顯,發現偏差應當快速準確的進行修正,一旦發現偏差無法及時修正,應當立刻終止著陸,盡快脫離。
懸停問題:

如果著陸場地存在湍流,著陸時懸停高度應當盡可能低一些,時間要短一些。有較強陣風時,一旦接地后就要迅速將總距桿放到底,防止直升機發生意外漂移。
如果著陸場地狹小或不平導致直升機無法完全接地時,要做好隨時起飛的準備,只要旋翼還在轉動,手就不要離開桿。在接近著陸場地時直升機可能會由于地面效應作用產生晃動,這時要注意防止據此做出錯誤判斷,盲目復飛。
直升機在山區起飛或者著陸過程中需要復飛時一般使用最大可用功率。
上篇:
下篇: